对于经验丰富的交易者来说,由于管理的仓位较大,在市场情况不明朗时,因为杠杆的关系,就算是一点波动,往往会对资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,因此常常会需要卖出CFD来对冲风险,具体是怎么做的呢?
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:小黄先在28,000点时购买了100个单位的恒生指数($HSENG)的ETF,之后恒生指数持续上涨至29,000点,此时小黄认为恒生指数还有上涨的空间,想要继续持有,但又怕短期内会有回调,于是他决定利用CFD来对冲风险。
具体是怎么做的呢?

小黄在平台上以28,500卖出1手恒生指数的CFD合约,用来缓冲恒生指数的下跌风险。该平台买卖恒生指数的CFD合约,预设是100倍杠杆,所需要动用的资金为:
28,500 x 1(美元) x 1(手) / 100(杠杆比) = 28.5(美元) = 28.5 x 6.7* = 190.95(人民币) *6.7为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
小黄定下了止损放在29,500,也就是说,小黄知悉这一次对冲风险的交易最多亏损为6,700人民币。
(28,500-29,500) x 1(美元) x 1(手)= -1,000(美元)= -1,000 x 6.7 = -6,700(人民币)
此时可能发生的情况分为三种,恒生指数的价格一直上涨、转头一直下跌、或者按照预计那样先下跌再上涨。
第一种情况
恒生指数的价格上涨到29,500点,小黄决定关闭所有恒生指数仓位,此时:
CFD自动停损金额 = (28,500-29,500) x 1(美元) x 1(手)= -1,000(美元)
= -1,000 x 6.7 = -6,700(人民币)
ETF盈利金额 = (29,500-28,000) x 100 = 150,000(人民币)
总利润 = 150,000 - 6,700 = 143,300(人民币)
在上面这种情况下,虽然总体的利润有所降低,但是因为我们利用少量资金,拥有反向的仓位,实际上是降低了万一恒生指数下跌的交易风险。
第二种情况
恒生指数的价格转头一直下跌,跌势明显,当跌到27,000时,小黄决定对ETF及时止损,并继续持有CFD,此时:
CFD暂时的盈利金额 = (28,500-27,000) x 1(美元) x 1(手)= 美元1,500 (美元)
= 1,500 x 6.7 = 10,050(人民币)
这时将ETF卖出:
ETF盈亏金额 = (27,000 - 28,000) x 100= -100,000(人民币)
总亏损 = -100,000 + 10,050 = -89,950(人民币)
在这种情况下,CFD产品的风险对冲作用更为明显,因为市场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反向发展,此时提前部署的反向仓位减少了损失 (本来需要亏损100,000,现在损失减少了),而且假如市况完全逆转,小黄继续持有该CFD的话,小黄更可以用成本低并拥有杠杆的CFD产品来弥补之前的损失。
第三种情况
市场按照预期发展,先回调,再继续上涨,此时小黄决定在27,500的价位将恒生指数的CFD合约平仓:
CFD盈利金额= (28,500-27,500) x 1(美元) x 1(手) = 1,000美元
= 1,000 x 6.7 = 6,700(人民币)
后来恒生指数的收盘价为28,500,这时将ETF卖出:
ETF盈亏金额 = (28,500-28,000) x 100 = 50,000(人民币)
总利润 = 50,000 + 6,700 = 56,700(人民币)
这种情况是最理想的状态,实际的收益是扩大了得,因为准确判断了产品的阶段性发展趋势,同时抓住了所有的获利激活,当然,这种状况也是最难实现的,在指数下跌时不仅降低了损失,甚至还有获利,起到了很好的保值作用。
使用CFD对冲风险的优势
CFD是一种可以降低投资风险,又可以赚取价差的灵活投资方式。在熊市中,只持有多头的投资人会面对股价下跌的风险,而CFD提供了便利、成本低廉的工具来对冲风险。
它有着以下优势:
- 当股市下跌时,保有投资的价值
- 无须卖出持有的股票、ETF,保有未来可能上涨的机会
需要注意的是:如果后续股市上涨,能享有投资的增值,但也会面临作空CFD的损失。